Rust std library中的sync相关包
有用的同步原语。
同步的必要性
从概念上讲,Rust 程序是一系列将在计算机上执行的操作。程序中发生的事件的时间线与代码中的操作顺序是一致的。
考虑以下代码,对一些全局静态变量进行操作:
static mut A: u32 = 0;
static mut B: u32 = 0;
static mut C: u32 = 0;
fn main() {
unsafe {
A = 3;
B = 4;
A = A + B;
C = B;
println!("{A} {B} {C}");
C = A;
}
}
看起来好像存储在内存中的一些变量发生了变化,执行了加法,结果存储在A
其中并且变量C
被修改了两次。
当只涉及一个线程时,结果如预期:7 4 4
打印行。
至于幕后发生的事情,启用优化后,最终生成的机器代码可能看起来与代码大不相同:
-
第一个 store to
C
可能会在 store toA
or之前被移动B
, 好像我们已经写过一样C = 4; A = 3; B = 4
。 -
A + B
to的分配A
可能会被删除,因为总和可以存储在一个临时位置,直到它被打印出来,而全局变量永远不会被更新。 -
最终结果可以通过在编译时查看代码来确定,因此常量折叠可能会将整个块变成一个简单的
println!("7 4 4")
.
允许编译器执行这些优化的任意组合,只要最终优化的代码在执行时产生与没有优化的代码相同的结果。
由于现代计算机涉及并发性,对程序执行顺序的假设通常是错误的。即使禁用了编译器优化,访问全局变量也会导致不确定的结果, 并且仍然可能 引入同步错误。
请注意,由于 Rust 的安全保证,访问全局(静态)变量需要unsafe
代码,假设我们不使用此模块中的任何同步原语。
乱序执行
由于各种原因,指令可以以与我们定义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:
-
编译器重新排序指令:如果编译器可以在更早的时间发出指令,它将尝试这样做。例如,它可能会在代码块的顶部提升内存负载,以便 CPU 可以开始从内存中预取值。
在单线程场景中,这可能会在编写信号处理程序或某些类型的低级代码时导致问题。使用编译器栅栏来防止这种重新排序。
-
单处理器无序执行指令:现代 CPU 能够进行超标量执行,即多个指令可能同时执行,即使机器代码描述的是顺序过程。
这种重新排序由 CPU 透明地处理。
-
同时执行多个硬件线程的多处理器系统:在多线程场景中,可以使用两种原语来处理同步:
- 内存栅栏以确保内存访问以正确的顺序对其他 CPU 可见。
- 确保同时访问同一内存位置的原子操作不会导致未定义的行为。
更高级别的同步对象
大多数低级同步原语都非常容易出错且使用不便,这就是为什么标准库还公开了一些高级同步对象的原因。
这些抽象可以由较低级别的原语构建。为了提高效率,标准库中的同步对象通常是在操作系统内核的帮助下实现的,当线程在获取锁时被阻塞时,内核能够重新调度线程。
以下是可用同步对象的概述:
分类: 默认 标签: 发布于: 2022-07-11 11:10:15, 更新于: 2022-07-11 11:10:15